常跟自己“较较劲”
来源: | 日期:2019-03-19 07:27:00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一名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面漆工段的80后工人,他叫黄波。这名“喜欢和自己较劲”的80后技术工人,工作中不断逼自己学习、奋斗、创新,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也因此荣获成都市“工匠”称号。而坦言“跟自己较劲很幸福”的黄波,还没打算停下“较劲”的脚步,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大国工匠”。
黄波执着追求,在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中锤炼技艺、磨炼心志,标注了一个产业工人的新高度。有句话说“人生选择了将就,注定会变成平庸”,常跟自己“较较劲”,是一种不断审视、修正自我的智慧,是一种认清、超越自我的清醒。常跟自己“较较劲”“掰手腕”,不断地向好的学、跟强的比、朝高的攀,方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跟自己“较劲”的大有人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用0.897亩试验田产稻谷1172.5公斤,按通行的“七五折”计算,每亩净产量为980.4公斤。对此,他认为“今年实验环境较好”,主动说服验收专家组改用更苛刻的标准计算净出率,最终公布亩产926.6公斤。袁隆平的“较劲”,体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细致严谨、求真务实。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如何战胜自己?关键就在于要常跟自己“较较劲”。
大海潮起潮落,人生也会有跌宕起伏。爱迪生研制成功灯泡前,曾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从头开始,冷静思考着下一个办法。正所谓“改变是强者的通行证,抱怨是弱者的墓志铭”。生活上的失落,工作上的失意,有时会迷乱心智、扰乱心绪,但悲观沉沦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昂首向前才能爬过坡、迈过坎。“踏平坎坷成大道”,处在低谷时,遭遇坎坷后,多和那个自怨自艾的自己“较较劲”,多说“我行”,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前方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同样如此。职务越往上走,面对的情况就越加复杂,这是对综合能力的挑战;进入陌生领域,茫茫未知的未来总有不可测的风险,这是对勇气胆魄的挑战。在风险挑战面前,常跟那个胆怯懦弱的自己较一较学习提升的“劲”,较一较往前走的“劲”,才会“吹尽狂沙始到金”。
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一生都保持着清醒头脑,不被已有成绩所惑,喜欢“跟自己打官司”:自己当被告、当律师、当法官,将自己修炼成为一名党性坚强纯正的共产党员。“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长期沉醉于掌声中、拥簇在鲜花里,就会飘飘然忘乎所以。这个时候,涵养归零心态,保持奋斗姿态,重新踏上起跑线,重整行装再出发,多跟那个轻狂漂浮的自己“较较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书写更精彩、更充实的灿烂人生。
人生在世,诱惑无处不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考验的是心志更是定力。压制住内心的欲望,多和那个躁动不安的自己“较较劲”,给自己立起不能干的“红线”,标定不能碰的“底线”,方可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常跟自己“较较劲”,用冷静思索清醒自己,以勤学好思提高自己,拿敢闯敢拼充实自己,当回首人生时,才可以骄傲地说:“我不因虚度而碌碌无为。”(俞正秀)
上一篇:评分
下一篇:廉语清风 | 白袍点墨 终不可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