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代的歌者
来源: | 日期:2019-02-22 07:02:00
接到编辑之约,让我谈下自己的创作体会。说心里话,喜爱文学半生,对文字既亲近又慎重,提笔半晌还真不知如何落墨。周末在家,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文字、影视作品等,我想简单地就从电视剧本《流溪河畔木棉红》说起吧。
久居广州,自然关注广东的人文历史。
解放初期,盘踞在广州地区的土匪活动猖獗。一批批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组成工作队深入乡村,为巩固新生政权宣传发动群众、征集军粮,与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土匪作坚决的斗争。一次,工作队组建敢死队,战前指导员作动员,问谁是共产党员请举手,有24位战友把手高高举起。一场惨烈的战斗结束,24位敢死队员只有6位活了下来。打扫战场核查党员身份的时候,其中3位牺牲的烈士并不是党员,只是血染的入党申请书怀揣在烈士的衣兜里……
不满20岁的庄鎏、张冰、郑云三位烈士,永远长眠在了广州从化竹料镇龙塘村。三位烈士的事迹感动了我,感染着我。我在进行采访后,创作了反映广州解放初期巩固新生政权艰苦斗争的电视剧本《流溪河畔木棉红》,并改编出版长篇小说《流溪河畔木棉红》(2018年10月,羊城晚报社出版发行)。
许世友,很多读者对这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名字不陌生。许世友是一位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将军。“先看看许世友的‘家业'吧。”一次,当年任职广州军区司令员秘书的孙洪宪和我聊天时说,“许世友几乎没有个人财产,他和夫人田普生活中使用的,全是公家按规定配发的。他唯一的家当就是一口镶着铜边的老式樟木箱子,箱子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几套军装、几双布鞋,再就是许世友自己亲手用布条打的布草鞋。这口樟木箱子他从南京带来广州,离开广州时,带走的还是这口樟木箱子,没有增添其它财物。”
孙洪宪对许世友的身世家事如数家珍。
他说:许世友对钱也看得很淡。许世友常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年他拿的是行政五级工资,每月379元,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这确是一个大数目了,但他从来不到银行存一分钱。拿到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出10元钱让秘书交党费,再拿出60元给秘书或管理员交房租费(许世友家的住房按规定每月应交59元多)。
在与孙洪宪多次长谈后,我协助其整理撰写成纪实文学《许世友在广州》。
我们赶上了正风肃纪、正本清源的时代。近年来,工作之余有感于正风反腐对于营造社会风气的推进作用,我创作了散文诗《廉洁,圣洁的字眼》《规矩与方圆》《生命之重》等,被收入《中国散文诗年鉴》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纵观古今,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发时代之声、开社会先风、启智慧先河,承载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面对新形势,新闻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兼具的使命感责任感,点燃了我的激情。报告文学作品集《“组合拳”效应》,是我近年来采写的广东省正风反腐工作,在媒体公开发表后结集,旨在讲述廉洁故事,传播廉洁声音,传递正能量。
正风反腐,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文学创作不能失语。作为这场正风反腐的亲历者,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有个市的公安局长知法犯法,做得很“隐蔽”、很有“技巧”,自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还是被查处了。有一位居委会的领导干部家中遭小偷光顾,侦查人员发现被盗数额之大远远超出了他正常的经济收入,他继而接受组织审查调查,成为一个“被偷出来”的贪官。有一位市委副书记,是典型的“两面人,”平时生活节俭,还曾经是省里的“廉政标兵”,然而他把贪污受贿的不义之财藏在老宅里,结果一场大火烧了他家的老宅,成为“烧出来”的贪官。某市副市长兼任市开发区新城管委会主任。在处理该市新城历史遗留的问题时,他发现有数栋建成的大厦质量不达标,这证实了他早有的感觉和民间的传闻——在整个新城的建设中,存在着权钱交易、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不少人从中得到不该得的好处。
一位市纪委副书记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摔伤。如果不马上手术,会有生命危险。当时她正在外地的工作点上,当她赶到医院,在重症监护室里已经三天三夜的丈夫再也没有清醒过来,成为了植物人。与丈夫结婚以来,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整天忙于工作,没有过花前月下,没有旅游观光,甚至连续六七个春节都没有完整地好好陪伴过,丈夫又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孩子三岁的时候自己在外出差三个月,回到家时儿子见到她叫阿姨!她想起来愧对家人。读高中的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是她也是丈夫的愿望,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她隐瞒了丈夫的病情。她和丈夫结婚后从来没有机会一起旅游,曾答应等退休后陪丈夫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把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债补上,可丈夫这一病,这个普通的愿望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
我还听闻省直一位干部的经历,跟老婆离婚后,孩子靠爷爷奶奶养大。孩子青春叛逆期,由于自己教育方法不当闹得父子俩见面像是仇人。孩子不争气,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他觉得感情上欠了孩子,以致过于的宠爱,孩子沾染上赌博的习气,欠下数百万元赌债,被别有用心的老板知道后,全额还了。他为了感谢这位老板,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其批项目。后来东窗事发,身陷囹圄。
透过大量的案例,似乎是“情”字在作祟。情为何物?情为精气神之源。亲情、爱情、友情,本是人生中最为珍视的依存纽带载体。然而,纵观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官员,无一不与这“三情”相关联。问世间,情为何物,为什么剪不断理还乱却如此心心相许?亲情是永恒的、爱情是伟大的、友情是真挚的,保持那份本真,关键是把握住一个度,失却了分寸,失衡了就会摔跟头。
于是《情之殇》,成为我业余时间创作的一个电影剧本。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艺作品因喜闻乐见、易于公众传播,故关注度更大,影响力也更广。因此,创作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成为反腐倡廉教育的优秀载体。通过文艺作品的解剖与追问,让读者观众的心灵受到冲击,灵魂得到升华。
从事纪检监察文化工作,进行正风反腐题材文艺创作,就要做时代的歌者,把自己置身于时代生活的激流中,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手中的笔墨描绘时代的风云画卷,礼赞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我们深知,写作不是急功近利的事,而是一个人心灵敞开的过程,是一辈子的事。(王景喜)
上一篇:蒲队长
下一篇:廉语清风 | 白袍点墨 终不可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