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丨做官须管好宅门和衙门
来源: | 日期:2024-01-04 08:32:49
【每日箴言】
余尝谓做官须先克己,己正而后治宅门,宅门内既理而后治衙门,衙门既理而后治四境。衙门者吏胥差役是也,宅门者幕友官亲以及家人是也。果能于立法之初各相规约,守而勿失,其弊之消弭于无形者,正非浅鲜。以后纲举目张,易于为力矣 。
——清·徐栋《牧令书》
【深意浅说】
这一段大意是,做官要先管好自己,再管好宅门内和衙门内,然后才能治理好辖区境内的一切事务。管好宅门就是管好家人、官亲和幕友,管好衙门就是管好吏书差役。如果所有方面都严格按照规约进行,遵守规矩和制度,不要有什么失误,各种弊端就会逐渐消弭。以后纲举目张,一切就好办。
这一段实际上让我们看到地方衙门的主要结构。如果以长官为同心圆,那么,紧紧围绕着长官这个圆心的,就是宅门以内,是官亲、家人(长随)、幕友主要的活动空间。宅门以外衙门以内,是各种吏书、差役工作生活的范围,他们是衙门的办事人员。衙门之外,就是官府统辖的四境之地,是老百姓生活居住的地域。
传统的地方政府,一般认为是一个承包性质的私人政府。说私人政府,主要是因为治理上非常私人化。处于核心机要位置的官亲、家人和幕友,根本不在国家官吏的正式编制中。官亲是官员的亲眷,包括妻妾儿子姑爷舅爷以及其他七大姑八大姨之类。家人,又叫长随,是官员的私人仆从,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 幕友又叫幕宾、师爷,是官员聘请的私人顾问。幕友主要分为刑名、钱粮、账房、号件、挂号等等,实际上是这些方面的主管。办事书吏要在这些师爷的监督和辖制下工作。
官亲、长随和幕友是官员的私人班底,却从事衙门最为核心的公共管理事务。他们有公共管理之权,却无管理之责。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更为外围一些的吏胥和差役,是当地百姓承担的职役,本来不是政府正式工作人员,一般也没有编制,也没有法定的俸禄。虽然他们不是官员的私人团队,但他们在官员私人班底的监督和制约下工作。明清的官箴一再强调要把他们向仆役一样对待,胥吏实际上也往往是长官的仆从奴才。这强化了胥吏与长官关系的私人性。
说地方官府是一个承包性质的政府,原因是,地方要保证完成朝廷规定的税收任务。只有长官和为数不多的机关属官可以得到朝廷规定的俸禄,其他所有人员没有正规俸禄。官府给这个庞大的办事机构的所有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全部由长官自己想办法解决。这等于是州县长官承包了政府的一切收入和开支。
明朝地方官员的俸禄是十分微薄的,一年几十两白银,根本不敷使用。只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巧立名目向农民和商人等进行榨取。明朝对官员贪污的处理也是十分严厉的,但不能有效制止贪污。清朝雍正皇帝实行改革,“耗羡归公”,把一些由耗羡等名义向农民强加的税收附加合法化,用于地方政府的办公经费和官员的养廉银。养廉银的数额比俸禄要高出几十几百倍。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官员本身以及官亲、长随、幕友的工钱等统统从这里开销,所以仍然不敷使用,仍然要巧取豪夺,敲诈勒索。
理解明清地方政府的私人性和承包性,就可以理解明清地方政府的许多核心问题。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西藏红豆杉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
分布:陇南、甘南
简介:西藏红豆杉,乔木或大灌木,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具有极高的园艺观赏特性。叶条形,较密地排列成彼此重叠的不规则两列,质地较厚,通常直。
寓意:喜庆吉祥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