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面对“象”,每个人差不多都是盲人
来源: | 日期:2022-01-19 15:15:33
分享
【小识】
有个寓言故事,叫盲人摸象。以前的小学课本上有,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大概也通过不同渠道知道了这个故事。那几个自命不凡的盲人,早已成了人们的笑谈。不过,如果现在还有人拿这个故事来教育人,则可能会被认为是幼稚可笑。
但是,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那几个盲人摸的是象,而不是牛、羊,或者狗、猫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象足够大。
《说文解字》:“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像耳牙四足之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兽之最大者,而出南越。”许慎曰“大兽”,段玉裁曰“兽之最大者”,都强调“大”这一重要特征。所以,有“大象”之谓也。
唯其大,故摸而不能全。《百喻经》谓摸象者四:扪其身者曰“象之形殆如墙”,扪象足者曰“象之体若树干”,握象鼻者曰“有类水管”,触象齿者曰“一长梃耳”。《大般涅槃经》谓摸象者八:“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还有其他经过改编的摸象版本,但都不是一两个人摸。
这可能也是一个暗示:在小事情、小问题上,用不着兴师动众;只有在大事件、大问题上,才应该集思广益。
在大事情上,最怕“在啥言啥”,虽一孔之见,但言之凿凿;在大问题上,最怕“自说自话”,虽一知半解,却信誓旦旦。面对“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每个人差不多都是“盲人”:不是看不见,而是看不全。大家分开来“摸”,而后坐在一起“言”,把大家的意见组合起来,可能才不至于闹出笑话。
要知道,天底下比“象”大的东西多的是。(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