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念好“四字诀”,选优配强 乡镇纪委班子
来源: | 日期:2021-09-03 11:44:37
9月1日,柴家门镇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柴家门镇纪律检查委员会。至此,全县28个乡镇纪委全面完成换届选举,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纪委班子,共选举产生乡镇纪委委员142名。
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启动以来,会宁县坚持把乡镇党委换届与乡镇纪委换届一同部署、一体考察,强化政治领导、政策指导、责任传导、工作督导,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
组织谋划突出“早”
认真落实《2020-2023年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早谋划、早研判、早部署,结合全县干部大调研,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与28名乡镇纪委书记和相关乡镇党委书记逐一谈心谈话,其他班子成员分组对现任28个乡镇纪委班子运行、整体结构、优化方向、干部储备等情况进行调研摸底,重点掌握班子和纪委书记履职成效、作风表现、群众评价等情况,做到“十个清楚”和“四个心中有数”,为乡镇纪委换届打足“提前量”。全省市县乡纪委换届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县纪委监委及时向县委汇报并与组织部门充分沟通,争取主动、争取机会、争取资源,在全县“大盘子”里统筹推进乡镇纪委书记人选配备,研究提出调整优化意见,稳步推进乡镇纪委换届工作。7月初,全面完成28个乡镇纪委书记人选调整配备。
班子选配突出“优”
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好中选优、老中青结合、改善专业结构、拓宽选人视野,重点从具有党建、法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和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中,推荐选配乡镇纪委书记和纪委委员。换届后,全县28名乡镇纪委书记平均年龄36.8岁,比换届前的40.7岁下降3.9岁,其中35岁左右13人,占46.43%;35岁及以下7人,占25%;学历全部达到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其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26人,占92.86%,比换届前的10人增加16人;具有党建、法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和经历的13人,占46.42%,比换届前的4人增加9人,实现了年龄、学历、专业“一降两升”的目标。选举产生的142名乡镇纪委委员,平均年龄35.1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102人,占71.83%;具有党建、法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和经历的74人,占52.11%。
纪律风气突出“严”
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推出组织一次集体学习、开展一次谈心谈话、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签订一份廉洁承诺书、发放一份换届纪律手册、编发一批违纪典型案例“六个一”换届廉政套餐,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换届纪律、严格遵守换届纪律,确保“十严禁、十一律”入脑入心、落地见效。坚持换届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统筹县乡纪检监察干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廉政监督员,深入镇村一线开展集中检查、重点抽查和明察暗访,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换届选举中的“活情况”,实行换届纪律监督全覆盖。配合县委7个督查指导组对28个乡镇换届风气进行督查指导,发现和督促整改相关问题39个,并在全县下发专项通报。同时,开设换届信访举报“绿色通道”,与组织部门建立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机制,对反映换届纪律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快速反应、快速查核、快速处置”,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
工作统筹突出“实”
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在从严抓好县乡纪委换届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全县纪检监察重点工作,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工作不断。1-8月,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受理信访举报160件,处置问题线索309件,立案8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人,查处职务违法犯罪问题9件,留置9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稳步推进。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针对换届后纪检监察“新兵”多的实际,聚焦“政治业务双过硬、纪律法律双精通”目标,全面开展“全覆盖、大练兵”全员培训活动,通过以案带训、轮岗培训、以巡带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执法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供稿 柴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