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利剑高擎强监督激浊扬清谱新篇
来源: | 日期:2021-01-15 15:05:03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会宁县纪检监察工作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描绘出一幅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生动画卷。
胸怀国之大者,政治监督精准有效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政治监督挺在前面,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六稳”“六保”“三大攻坚战”、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层换届等中心工作,开展多轮次、全覆盖式监督检查,约谈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42人次,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3件,给予党纪处分3人。紧盯不落实的人,严查不落实的事,责任追究15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1人,通报批评党组织和单位11个,以严厉的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会同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各级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召开2019年度民主生活会、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2019年受到函询和问责的37名领导干部作出深刻检查和说明。
从严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规范党风廉政意见征求和回复办法,完善党风廉政意见评价机制,完成139批次168个单位7082人次的廉政审查,103名干部被取消评优选先和暂缓职级晋升,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晋升”“带病表彰”等现象发生。
决战疫情防控,保障大局自觉有为
危急时刻显本色,疫情当头勇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向险而行,迅速组建7个监督检查组,落实“日督查、日会商、日通报”制度,采取“四不两直”、日夜巡查、电话抽查等方式,深入县际边界防控卡点、商超酒店、农贸市场以及自然村庄、居民小区最后一道防线,分阶段开展“嵌入式、点穴式、联动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向相关主管部门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5份,督促整改责任落实问题97个。
开辟涉疫问题线索受理处置“快车道”,加大12388、网络信箱等“不见面”举报方式的宣传力度,设立专门台账,建立优先受理、快速处置、及时反馈机制,共受理涉疫情信访举报8件,处置问题线索15个,立案审查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组织处理22人,通报批评单位8个,严肃约谈乡镇部门“一把手”13人,通报典型案例2起7人,牢牢把纪律挺在防疫一线,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坚持寸步不让,正风肃纪坚强有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
“中秋、国庆佳节即将来临,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现就‘两节’期间有关纪律规定重申如下……”
“请出示下你们单位今年办公室经费和工会经费支出票据等资料……”
“2016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时,违反全省总工会规定,超标准核支活动人员服装购置等费用。2020年12月17日,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时任局长董富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节前抓预防、节中抓督查、节后抓问责,这是会宁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的“一节三抓”作风建设机制。每逢节假日,会宁县纪委监委坚持提醒在前、预防在先,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发送廉洁提醒,拉响“廉节”警报。同时,紧盯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开展高频次、常态化监督检查,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
统筹县作风办等监督力量对11个乡镇20个部门办公经费、工会费使用和干部作风纪律及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相关问题47个,查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16件,责任追究18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人,通报典型案例28起62人,作风建设“金色名片”越擦月亮。
深入推进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纠治“四风”的重要着力点,制定《会宁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责情形30条规定》,严查不作为不担当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1件,责任追究14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2人。
同时,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年”工作成果,督促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精简压缩会议、文件,坚持开短会、讲短话,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不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2020年,县委、县政府层面组织召开的会议数量同比减少28.4%,发文总数同比减少24.7%,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力和劲头更加充足。
坚守人民立场,维护民利果敢有方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之所怨,利剑指向。
会宁县纪委监委坚持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焦点、堵点问题,集中火力开展监督执纪问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事。
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统筹人员力量,配合市纪委监委对全县98个贫困村和145个非贫困村开展“六盯六促”专项监督检查,督促整改问题375个。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原则,立案查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79件,责任追究20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扎实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生态环保、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零容忍”态度严惩与民争利行为,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152件,责任追究27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9人。全面推广运用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录入2018年以来各类资金64.81亿元,覆盖55.4万人,办理群众投诉举报1118件。加强乡村小微权力监督,梳理制定重大事项、日常管理、民生服务等11类31项村级小微权力,同步编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打通民生监督“最后一公里”。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惩腐打伞”,扎实开展问题线索“清零”行动、黑恶案件“过筛”行动、行业乱象整治“挖伞”行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次,下发工作督办通知书4份,督促修定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制度8项,集中约谈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6人,查处“腐伞渎”问题9件,责任追究2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全力清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为会师圣地撑起一片朗朗晴空。
坚持一体推进,惩治腐败高压有势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会宁县纪委监委一体推进三不建设。
——畅通信访受理渠道。扎实开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线上宣传活动,全面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信访举报受理平台,认真开展轮流接访、带案下访、及时回访“三访”活动,常态化开展县乡党政班子成员和村级“三委”班子成员“三级”接访活动,集中公布28个乡镇信访举报电话,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共受理信访举报583件,其中检举控告404件,同比增长20.96%。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完成县纪委监委机关和乡镇部门检举举报平台部署应用工作,对各类信访件实行集体研究、闭环运行、快速分流、高效办理,共处置问题线索541件,同比增长28.81%,立案审查调查195件,同比增长21.88%,其中涉嫌职务犯罪立案2件,其他犯罪立案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32人,同比增长4.98%,移送司法机关3人,挽回经济损失28.18万元。实行案件查办报备制度,对案件查办不力的6个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约谈,28个乡镇查处各类违纪问题46件,有9个乡镇自办案件达2件以上。加强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间的协作配合,纪检监察机关与公检法相互移送问题线索42件。
——贯通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贯通运用“四种形态”处理683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440人次,第二种形态209人次,第三种形态13人次,第四种形态21人次,第一、二种形态占比达到95%,实现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转变。
保持利剑高悬,巡察监督震慑有威
巡察监督是政治监督。
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巡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统筹做好巡察“前半篇文章”和“后半篇文章”,政治巡察不断深化发展,发挥了利剑作用,树立了巡察权威,呈现出纵深推进、整体提质的良好态势。
——以上率下,牢牢扛起主体责任。县委坚持把巡察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县委常委会3次专题研究巡察工作;县委书记王科健同志把巡察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先后4次就巡察工作作出批示,深入巡察一线开展调研,在机构组建、力量选配、工作谋划、整改落实等方面倾心倾力,推动巡察机构增编补员,巡察队伍逐步壮大,巡察工作走向深入。
——制定清单,做实做细政治巡察。县委巡察机构将县乡村三级巡察监督重点划分为“问题表现形式”“监督要点”“聚焦方面”三方面,紧盯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紧盯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紧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问题,梳理制定巡察监督“三个聚焦”清单,把“问题画像”与“政治病因”紧密联系,推动巡察内容具体化。2020年,县委先后开展第七轮、第八轮巡察工作,发现各类问题577条,其中移交整改类559条、移送核查类18条。
——多措并举,提高巡察工作质效。县委巡察机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灵活运用常规巡察、专项巡察、联动巡察等多种巡察方式,确保问题发现单位、督促整改到位、核查处置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通报曝光到位、结果运用到位,切实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截至目前,十五届县委共开展8轮巡察,发现各类问题3620个,完成整改3620个,移交问题线索514条,立案37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4人,督促被巡察单位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62项,巡察利剑作用有效发挥,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源头预防,廉政教育持续有声
把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构建了一条“可看、可听、可学”的廉政文化长廊,让党风廉政教育“多点开花”。
依托“会宁清风”微信公众平台、“会宁廉政”微博、“会宁县纪委”头条账号,打造廉政教育“掌上课堂”,每天向党员干部推送党纪法规知识,共刊发原创廉政信息246余条,其中甘肃廉政网采用25条、白银廉政网采用92条。依托会宁红军长征廉政教育基地经常性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廉洁自律成为自觉。
坚持警钟长鸣,深化以案促改,选取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编印发放警示教育读本300余册,制定《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试行)》,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37份。对查处的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共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9起72人,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
着眼强基固本,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打铁必须自身硬。
会宁县委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持续深化“三转”,不断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任用和交流力度,全年共提拔使用纪检监察干部7名、进一步使用8人、新进26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活力进一步增强。
会宁县纪委监委一手挥利剑、敲警钟,一手握长卷、强素质,高质量推进全员培训工作,坚持理论武装与业务提升相结合,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和全员测试,全年组织开展集中学习42次、专题培训2次、研讨交流4次、集中测试8次。建立跟班学习机制,抽调42名乡镇部门纪检监察干部到县纪委监委跟班学习、跟案锻炼,选派10名机关干部参与省市纪委监委专案工作,通过实战练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增强纪法双施双守能力。
坚持严管厚爱,强化内部监督,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修订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23项,认真落实分级约谈和请示报告制度,向市纪委监委请示报告工作107次,向县委请示报告工作32次,约谈纪检监察干部64人次,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6件,责任追究3人,严防“灯下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下一篇:会宁:靶向施治提升群众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