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门镇:“五到位”扎实推进“两查两保”专项行动
来源: | 日期:2016-08-01 02:51:22
今年以来,会宁柴家门镇党委把解决发生在扶贫领域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五个到位”有力推动了“两查两保”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部署到位。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所有包村科级干部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柴家门镇开展“两查两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明确工作重点,细化职责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协同机制,确保“两查两保”专项行动顺利推进。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镇上设置了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专门印制了对举报内容和举报电话进行公开的“两查两保”明白卡,逐户进行发放。在各村设置了扶贫专项公开栏,对2013年以来的各项扶贫惠农资金重新进行了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紧盯重点问题,确保线索起底到位。紧盯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监管、扶贫项目建设等内容,对近年来反映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全面进行“大起底”。对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逐一梳理排查,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问题,填写《“两查两保”专项行动问题线索登记表》,建立台账,集中核查,限期办结。对群众关注度最高的危旧房改造补助、农村低保资金、各类扶贫到户项目重新进行了晾晒公开,对村、社干部本人及成员名下各类扶贫惠农资金进行反复核查比对。“两查两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通过重点领域核查和群众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现问题线索12起。
强化自查核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在各村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镇党委成立了专门的“两查两保”核查组,通过查看账目、核对票据、调阅记录、入户核查等方式,对各村惠农资金安全运行、民生项目规范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核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分类梳理,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及时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跟进,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坚决防范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落实问责查处,确保监督执纪到位。对所有问题线索进行核实,综合运用诫勉谈话、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手段,加大问责力度,增强执纪监督的震慑力。把开展检查和查处来信举报结合起来,把宣传扶贫政策和了解基层意见建议结合起来,认真做好群众举报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快查快处、严查严处。按照执纪问责“四种形态”要求,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推动扶贫攻坚行动不力,项目资金监管责任缺位的,一律实行“一案双查”,严查严办,以问责形成制度、成为常态。已立案查处倒卖惠农物资1起,查处借办养老保险名义乱收费1起,给予党内警告处分2人,约谈5人,通报批评3人,此外,3条线索镇纪委正在初核。
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制度建设到位。针对近年来扶贫惠农资金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镇上制定完善了《柴家门镇扶贫惠农资金管理制度》,重点突出“三议三公开”(村民小组评议并公示、村“两委”审议并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并公示)环节,确保扶贫惠农资金发放准确安全。针对包村干部对村干部的监督不到位、对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存在一些迁就思想、教育帮带滞后、缺乏严格监督等问题,制定完善了《柴家门镇党风廉政建设“三追责”制度》,即:包村组长和包村干部对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不及时,纠正不到位,听之任之,造成违纪违法后果的要追究包村组长和包村干部的责任;镇属单位党员干部出现违纪违法问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镇纪委对各村信访举报压案不查的要追究纪委书记的责任。把制度建设贯穿“两查两保”专项行动全过程,针对扶贫项目安排和扶贫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逐个研究讨论,逐项完善措施,严格抓好执行落实,确保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有效预防和减少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