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竭泽而渔:要可持续发展,就得向远处看一眼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7-17 08:56:47
【说古道今】
《吕氏春秋·义赏》载:晋国将要跟楚国在城濮交战,晋文公召见大臣咎犯说:“楚国人多,我国人少,怎么办才好呢?”咎犯说:“我听说讲究礼仪的君王,不厌倦文饰;讲究战术的君王,不厌倦诈术。君王只要用诈术就可以了。”晋文公把咎犯的话说给另一个大臣雍季,雍季则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意思是,抽干池塘的水来捕鱼,能得不到鱼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焚烧了山上的草木来种田,能得不到粮食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诈的方法,虽然今天勉强可以用上,往后就不能再用了,这不是长久的办法。
晋文公采用了咎犯的计策,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国人。回来论功行赏时,晋文公却把雍季放在最前面。左右的人都劝谏:“城濮之战的功劳是因为咎犯的谋略得当,你用了他的计谋,奖赏的时候却把他放在雍季之后,大概不行吧。”晋文公说:“雍季的看法,对后世有好处,而咎犯的主张,只是一时的用处,怎能把一时的功用放在对百世功业有利的主张前面呢?”
“竭泽而渔”的字面意思是,把池塘或湖泊里面的水抽干而捕鱼。从眼前来说,当然是收获多多;从长远来说,则等于自断后路。后人即以“竭泽而渔”为典,形容只图眼前收益,没有长远打算。也用来比喻做事不留余地,不留后路,与“杀鸡取卵”意思相近。《孔子家语·困誓》:“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凰凰不翔其邑。”
“鱼”是成果,是成绩,有了成果,有了成绩,排名就可以靠前一点,地位就可以提升一点。所以,为了出成果、出成绩,有些人就会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一锤子买卖可以获得眼前利益,但长远利益却没有了着落;破坏生态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但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的灾难却无法弥补。“竭泽而渔”就是典型的“一次性消费”,背后的心态是:只要这一年过去,谁还管下一年;只要这一任过去,谁还管下一任。要可持续发展,就得向远处看一眼。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具鳞水柏枝
分布:兰州、天水、甘南、定西、临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
简介:具鳞水柏枝,灌木。花果期5-8月。可观花、观型,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