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书柜到新书房
来源: | 日期:2018-10-22 06:35:00
对于热爱写作二十多年的我来说,拥有一个书房,书房里有成堆的书,是我最大的梦想。我相信,无论世间如何喧嚣,只要我在书房之中,在书的环抱当中,我就是安静的,惬意的,自在的。
可惜的是,这梦做了二十多年,一直是梦,不甘的梦。二十多年来,我现实中的境况是这样的:
租居的屋子,分成两间。外面一间是客厅兼饭厅兼儿子的卧室,饭桌紧靠着墙,方木凳全部塞在桌底,用时再抽出来。桌子上同时放有杂物,吃饭只占用一半。紧邻饭桌的,是妻从旧物市场淘来的装文件用的立柜,是妻实在受不了我四处零散放置的书刊,才下狠心买的。笨重的立柜到家,妻即发出指令:所有书刊全部放到柜里,装不下就不允许再买,柜外只要见到书刊,一律处理掉。
一张三人沙发与儿子的床遥遥相对,儿子的床是我结婚前用的单人铁架床,床下塞满纸箱,箱内是无处安放的书。一张不大的书桌,面窗而卧,是儿子学习的天地。
里面一间是我夫妻俩的卧室,一侧是衣柜,一侧是电脑桌——我写作时的地盘。妻有什么事从背后走过,我就得站起来,让一下,否则无法通行。
经常的情况是,偷偷摸摸又买了新书回来,打开立柜门,却是连张纸都插不进去。一张苦脸面对书柜,无奈加沮丧的表情不亚于当初失业时。心里便默念着:我可怜的书啊,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不是我不想改变,而是一些坎坷和曲折找上了我。家在农村的我,因为英语成绩差放弃了高考,走入军营。退伍后,分到国营企业,成为端“铁饭碗”的工人。不曾想,房子还没分到,好日子还没开始,企业宣告破产,我人近中年,靠能写几篇文章的唯一特长四处求职。
没想到的是,遭遇挫折的同时,机遇同时而来。因为改革开放的诸多富民政策,低保和廉租房的温暖,像阳光照进寒夜。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儿子的求学节约了相当的费用。妻参加电大会计专业的学习,成为了薪水较高的白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在稿费收入上一再突破。不多的积蓄,科学地进行投资,赚取一定的收益。再加上我们勤俭节约,智慧地谋划生活,日子渐渐好起来。
就在去年,久久酝酿和寻找之下,出手购买了一套房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终于诞生。我毫不犹豫地宣布:其中一个房间,做我久久期盼的书房!
出乎我意料的是,一向埋怨我沉迷于书本的妻,竟然和儿子一起举手赞成。是不再有生活的压力,才有的改变?书房有了,独属于我的世界,也是我和儿子的“圣地”。整整一面墙的书柜,收容了我所有“东躲西藏”的书,和我一样,结束了漂泊游移的生活。
从旧书柜到新书房,从梦想到现实,不经意间,也在咫尺之间,在时代洪流的一小段当中,就这么实现了。
书中小世界,中国大文章!(丁迎新)
上一篇:一张纸的美
下一篇:廉语清风丨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