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不置产业的裴昭明
来源: | 日期:2023-05-16 14:32:17
裴昭明,南朝刘宋时期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宋明帝泰始年间为太学博士,后出任长沙郡丞。入齐,历任祠部郎中、通直郎。齐武帝永明年间为始安内史。齐明帝建武初年为安北长史、广陵太守。
裴昭明的祖父,正是《三国志注》的作者裴松之,曾任南朝刘宋太中大夫。他的父亲裴骃在刘宋是南中郎参军,著有《史记集解》。受家学熏陶浸润,裴昭明年轻时就刻苦研习儒学和史学方面的学问,注重道德修养,后来也有著作九集。他曾任长沙郡丞,后来解职离任。南朝萧齐时代注重物质享乐,吏治较为腐败。裴昭明是萧齐时代为数不多的清廉官员。
裴昭明清廉正气,淡泊名利,不仅人格高尚,在政治上也有着良好的治绩。他离任长沙郡丞时,刺史王蕴之对他说:“你一向清贫,回去的路费肯定不充足。如果有人想通过你获得一官半职的话,我是不会吝惜的。”裴昭明说:“下官忝列为郡丞,作为副手,不能为上司增光,怎能以卖官鬻爵之事连累您清正的名声呢?”最终,裴昭明没有领受任何馈赠。
南齐永明二年,裴昭明担任始安内史,管理始安郡。郡中有个叫龚玄宣的人说神仙给了他玉印、玉板书,不需用笔,只要对着纸张吹气就能现出文字。龚玄宣自称“龚圣人”,以此迷惑百姓。裴昭明之前的郡守都很恭敬地侍奉这位“圣人”,实则被忽悠得团团转。裴昭明不信邪,到任后果断将“龚圣人”拘捕入狱,予以严厉处罚。后来,裴昭明离任始安时,生活还是非常贫困。齐武帝说:“裴昭明任职期满回来,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我不太熟悉历史,不知古人当中有谁的清廉可以和他相比?”于是提升他为射声校尉(负责皇宫安全,待遇较高)。
建武初年,裴昭明担任安北长史、广陵太守。因为他在职时没有任何奏章,齐明帝很生气,就将他召回,严厉地责备了他。裴昭明解释说:“之所以如此,是不想和他人争权夺利。”
裴昭明历任各郡都清廉勤政,经常对他人说:“人这一生为什么一定要积蓄财物呢?除了自身够用之外,积累那么多财富有什么用?子孙如果不成器,我积聚财物他们很快会败光;知果他们能够自立,不如让他们读书成才。”所以,裴昭明终身没有经营产业、积累财富。
◼ 家财不为子孙谋,不仅是古人的美德,更应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境界和追求。
上一篇:让皇帝泪目的孔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