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故事

清风典故丨七行俱下:有些书浏览一下就行了,有些书却要细嚼慢咽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7-01 09:02:17

   发布时间:2025-07-01 08:30 分享

1751273975978045.jpg

【说古道今】

《南史·宋孝武帝纪》记载:“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决爱武,长于骑射。”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年轻的时候机敏聪颖,神清气爽,读书时七行同时往下读,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做事果断,喜欢习武,长于骑马射箭。

古代书策都是竖排,字自上而下,行自右而左,七行一起往下读,这不仅需要一心多用的特殊技能,也需要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后世即以“七行俱下”来形容一个人读书速度非常快,阅读能力特别强,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天资超群,聪明过人。《五灯会元·卷十》中说到永明延寿禅师:“既冠不茹荤,日唯一食,持《法华经》,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诵之。”永明延寿禅师二十岁时就不吃荤食了,而且一天只吃一顿饭,手持《法华经》,七行俱下,刚刚六十天,就能全部背诵了。

如果机械理解的话,“七行俱下”其实还不是读书最快的。《梁书·简文帝纪》载:“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简文帝(庙号太宗)萧纲小时候,读书则是十行俱下,各种书籍,过目不忘;各种文章,提笔而就。“一目十行”的典故,就是从此而来的。

读书当然不是越快越好,但读得太慢了,又如何博览群书,如何读破万卷呢?读书也需要细嚼慢咽,只吃不消化,类于跑龙套、走过场,读多少书都是徒劳无益。读得快,才能读得多;读得多,才能有所积累;有所积累,用时才能泉涌而出,信手拈来。读得快,还要记得住;记得住,还要理解得了;理解了,才能有所悟;有所悟,才能为我所用;为我所用,才是读书的目的和价值。

书是读不完的。有些书匆匆浏览一下就行了,别说一目十行了,一下子跳过几十页也无妨;有些书要细读研读,别说一目十行了,不仅要一字一句地读,还要反反复复地读。

(尚之)


【草木清芬】

_DSC4190.JPG _DSC6759.JPG

名称:华椴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定西、临夏

简介:华椴,乔木。优良的蜜源植物,花期6 -7月,果期10 -11月。茎皮纤维坚韧,可代麻用。木材轻软,易于加工,可制胶合板、火柴杆及造纸。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