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关于对6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通报
来源: | 日期:2019-09-24 15:16:40
1.汉家岔镇花岔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宗智、村党支部书记李守库、村委会主任张旭东二次分配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问题。2009年,花岔村违规二次分配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2万元;2015年,该村在实施农村危旧房维修加固项目时,6户农户存在平分补助资金问题;2017年5月17日,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以每亩20元的价格流转小岔组26户农户土地279.3亩,由顺风园种植家庭农场负责连片种植籽瓜,村上违规申报收取瓜类产业补助共计6.5万元,并交由顺风园农场支付相关费用。花岔村村“两委”平分危房改造资金、违规申报产业补助是无视国家政策规定,胡乱作为,影响了惠民政策执行落实,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表现。2019年2月20日,县纪委给予李守库、张旭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张宗智党内警告处分。
2.大沟镇王集村平均分发低保资金的问题。自2015年1月起,王集村王集组、芦沟组、韩道组等3个组村民私自商议,平分三、四类低保资金。其中韩道组平分至2017年6月,王集组和芦沟组平分至2018年5月。王集村村委会主任芦军锋身为村干部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落实民生保障政策疏于监管,对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致使低保金被平分,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主义问题。2019年4月2日,县纪委给予芦军锋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3.草滩镇油房沟村在发放2019年民政救助资金时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2019年1月17日,草滩镇油房沟村在发放2019年民政救助资金时,对各社上报的救助对象没有逐户进行详细核对,导致有少数家庭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户享受了救助资金。油房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军、村主任王海贵在民政救助政策落实中审核把关不严,消极应付,失职失察,犯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错误,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2019年6月27日,草滩镇纪委对王守军、王海贵进行提醒约谈。
4.丁家沟镇南门村2018年冬春生活救助资金发放不规范的问题。2018年1月,丁家沟镇南门村将7500元冬春生活救助资金用于解决五保户建房所欠尾款。徐军仁作为南门村党支部书记,未正确履职,致使南门村冬春生活救助资金发放不规范,其行为违反了党的工作纪律,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表现。2019年8月20日,县纪委给予徐军仁党内警告处分。
5.汉家岔镇制定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照搬照抄的问题。2019年4月,省整改办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行检查时发现,汉家岔镇在填写“一户一策”过程中存在照搬照抄问题。经县纪委核查,汉家岔镇部分贫困户“一户一策”中的个人年度脱贫计划照搬照抄全镇年度总体产业规划,帮扶措施雷同。此问题反映出一些帮扶干部党性意识不强,乡镇党委对“一户一策”审核把关不严,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2019年4月2日,县纪委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汉家岔镇党委副书记刘学军、副镇长刘定巧2人诫勉谈话;对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镇党委书记王国兵告诫约谈;对负有直接责任的镇包村组长刘振华诫勉谈话。
6.大沟镇制定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照抄照搬的问题。2019年4月,省整改办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行检查时发现,大沟镇在填写“一户一策”过程中存在照搬照抄问题。经县纪委核查,大沟镇所辖14个村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基本相同,这反映出一些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敷衍了事,犯了形式主义错误。2019年4月2日,县纪委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分管副镇长姜毅坤同志诫勉谈话;对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党委书记马宏江告诫约谈。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内作风顽疾,是阻碍脱贫攻坚的拦路虎,是党和人民的大敌。全县各级党组织务必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深化作风建设年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从工作落实、敬业奉献、调查研究、服务群众、履职担当、作风纪律、说话办事等具体方面入手,全面查摆本地区本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加强整改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把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盯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严查处、严问责,持续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