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文:严以修身才能担当执纪监督问责的重任
来源: | 日期:2014-06-30 14:56:02
严以修身才能担当执纪监督问责的重任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张守文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向党员干部提出的行为准则。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政纪的忠实捍卫者,如何恪守“三严三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自觉付诸实践。我想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思考,就纪检干部如何严以修身,谈点个人体会。
严以修身,就要宁静致远。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守得住心,就是要有一点气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性原则,莫被欲望乱了心。《道德经》中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佛教把贪嗔痴视为“三毒”。对欲望的狂热和贪婪,是党员干部信仰崩塌、滑向深渊的开始。许多身陷囹圄者对理想信念只是听一听,看一看,在向金钱美色伸手时忘了想一想、念一念。我们用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就要宁心正气,常补理想信念之“钙”,把欲望关进自律笼子,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福多忧,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严以修身,就要眼睛向下。麦粒实而穗头垂,果实满而枝丫弯。眼睛向下,就要像“《道德经》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要有一点谦卑,树立公仆观念,多走群众路线,莫被权力绑住腿。根据有关报道,当下,有的干部“因怕湿鞋,让人背着视察灾情”,结果鞋没湿,失了人心。有的干部为求形象,带上记者、带上相机,摆拍作秀,招来一阵唏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现在,调查研究好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别人知道我在调查研究,我在忘我工作,我在接触群众。而这个功能在一些人那里似乎渐渐变成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功能,调查研究的本来目的倒变成次要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了。这样的话,每次下去能不带记者吗?能不带摄像机吗?”还有的干部下基层,问完“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之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身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践行为民宗旨,“走出高楼,走进庭院”、“迈出包间,迈进田间”,“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一公里的问题”,了解百姓期盼,解决腐败顽疾和不正之风,真正做到下得去脚、说得了话、弯得下腰,增强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
严以修身,就要坚守底线。清清白白为人、堂堂正正做事。不取不义之财,不沾不正之风。古人说:“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私利”。许多革命先辈以清正廉洁流芳后世。毛主席对于亲友故交,实行的是“三不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为亲撑腰。”建国后面对故乡亲朋故友托他谋职的要求,他持“四不”态度(即“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他说:“我们共产党人的看法,绝不能像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个人当了官,沾亲带故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如果那样下去,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和蒋介石一样早晚要垮台。”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以先辈先进为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醒的“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党员义务理一理、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要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牢记做人处事的根本和底线。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在《我的悔过书》中吐露:“我真实体会到,在人的政治生命公式里,廉洁是1,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都是0。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0。我以我的教训忠告从政人员,敬畏人民,敬畏党纪,敬畏法律,珍惜政治生命,真正廉洁从政。”这位阶下囚的忏悔值得我们思考。
严以修身,就要勇于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担当,体现责任,展示能力,反映作风。挑过担子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肩上挑着担子走路要比没有担子明显走得快。道理很简单,一是走得快,单位行程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就能早一点结束负重的任务;二是走得快,步子的频率就快,扁担的共振频率也就快,扁担反弹的力量会使人感到肩上的重量减轻了。我们讲工作上勇挑重担,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错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去衡量。具体到纪检监察本职工作而言,就是办大要案、写大材料、干棘手活。工作上压了担子,身上就有了责任,心里就有了压力,思想上就更重视,学习上就更勤奋,工作上就更刻苦,落实上就更卖力。经历造就能力,历练奠定辉煌。压担子就是给责任,给责任就是给机会,给机会就是给信任,给信任就是给进步。历练多了,经历久了,提高就快,进步就大,自然就容易走在别人前头。作为领导干部,勇挑重担,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知行合一、亲力亲为、甩开膀子、干出样子,千万不能言行不一,当“甩手掌柜”,搞“垂拱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