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工作】靖远:三个注重,持续强化作风建设
来源: | 日期:2021-01-26 15:44:40
2020年以来,靖远县纪委监委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和爬坡过坎的毅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督成常态、管出习惯、化风成俗,促进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全县共查处“四风”问题98件23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人。
注重定规立矩抓党风促民风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是关键。靖远县纪委监委紧盯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制定规矩,拉紧党员干部的作风红线。印发《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提示卡》1000余份,围绕办公用房使用、出差交通工具等级、婚丧喜庆事宜报备程序、公务接待规定、公务用车规定等5个方面,细化明确36项具体规定和执行标准,不断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推动纠治“四风”管出习惯、化风成俗。
坚持把重要节点作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考点”,紧扣每个节点,多次下发通知,严明节日期间纪律要求,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早提醒、早部署、早检查,对因履职尽责不到位导致问题发生的严肃问责。同时,下发了《靖远县党员干部谈话办法》,积极在县乡村开展“三谈话三提醒”即廉政谈话早提醒、交心谈话定期提醒、提醒谈话重点提醒,“拉长”遵纪守规“安全线”。
坚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先后下发《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铺张浪费的通知》《关于严禁党员干部职工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的通知》,将简办婚丧、不办其他喜庆事宜,拒绝亲属中的党员干部转移、借用农村场所隐蔽操办“升学宴”等喜庆事宜写入《村规民约》,规范婚丧嫁娶行为,防范群众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等不良现象,以优良的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好转,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弹回潮。
注重监督问责 重拳惩治“痼瘴顽疾”
“现在的干部,上班时间没有喝酒的了,找乡上、村上干部盖个章、问个事很快有结果,作风明显好转了。”一名乡里的村民笑着说。
作风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该县持续加大“四风”查纠力度,通过月分析、季研判、年汇总,认真研究信访问题和本地民俗特点,梳理归纳本地易发多发的“四风“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严格按照《靖远县作风建设督查区域作战图》和作风建设督查方案,采取明察暗访和自查自纠相结合、专项督查和互查互促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对节假日易发多发的“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等“四风”问题开展督查。同时,紧盯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开展高频次、常态化监督检查,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全县共开展作风监督检查30场次,发现问题线索28条;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1件70人。
制定了《靖远县作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审计、财政等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构建相互通报、线索移送、合力查证等有效机制,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线索质量。注重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打造“电、信、访、网”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平台,鼓励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四风”问题线索,编织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的监督网络,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坚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纠正“四风”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结合开展的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一卡通”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深入村(社区)开展蹲点走访和监督检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全县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7件161人。
注重警示教育 深化震慑作用
“靖远县刘川镇涝坝湾村原村主任周某某收受当年享受补助的3户危改户现金3600元、香烟3条(折现400元)。违纪资金已收缴。2020年9月,周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县纪委监委曝光台再次亮起红灯,针对作风建设向广大党员干部摆镜鉴、敲警钟,重申纪律作风。
据悉,该县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体平台,迅速、快捷传达中央和省、市县纪委监委关于节日期间的相关要求和工作举措,提前向全县党员干部打招呼、提要求,做提醒,营造廉洁自律、节俭过节的良好氛围。
同时,依托“一报两刊”里面的“警钟长鸣”“案例剖析”等栏目,引导党员干部加强纪律约束,自觉遵规守纪;充分发挥典型案件震慑治本作用,对查处的典型案例通过“靖远清风”微信公众平台、乡村公开公示栏一律指名道姓进行通报曝光,让心存侥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党员干部“丢面子”,全县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典型问题42起92人。精准开展“点对点”警示教育,将警示教育会场“搬到”违纪对象所属单位,让违纪对象所属单位所有党员干部、村社干部对照反思,引以为戒,切实筑牢广大党员干部防范“四风”的堤坝。(邢建生 白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