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箴言丨官府采购,要防止相关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4-06-04 08:51:07
【每日箴言】
私衙日逐食用之物,不可使家人门子出外买办。如米肉之类,照依时价,当堂先发银与店家,使彼出票派下,如用某物时,即令皂隶持票去,支票完即止,又与银,又支起,如银一两该肉五十斤,则要他一斤票五十条,诸物俱照如此,照票支完,又起其银,当堂先给。如有将银在外买物者,许人指名呈告控诉。
——明·蒋廷璧《璞山蒋公政训》
【深意浅说】
官府到市场购买物料,叫做“和买”,和买的价格也叫官价,比市价要低。衙门到市场购物,贱价强买,是明清时期的顽症。蒋廷璧的做法是,让皂隶凭票向店家购货,店家直接把货物送到衙门,在衙门当堂凭票领现银。如皂隶直接拿银子在市场购买,就允许店家举报。
要求皂隶凭票到市场购物,由店家送货到衙门领银子,是防止皂隶门丁等人在市场强买强取。但实际上可行吗?可以看看明朝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怎么说。
“大率两京官各有职掌,与百姓原不干涉。所用货物,皆是令家人和买。余初至时尚然。至戊午己未以后,时事渐不佳,各衙门官虽无事权者,亦皆出票令皂隶买物。其价但半给,如扇子值二钱者只给一钱,他物类是,铺户甚苦之……其票上标出至本衙交纳,其头次来纳者言其不好,责十板发出,此皂隶持票沿门需索。其家计算,若往交纳,差人要钱。至衙门中,门上皂隶要钱,书办要钱。稍有不到,又受责罚,不如买免为幸,遂出二三钱银与之。一家得银,复至一家。京城中糖食铺户约有三十余家,遍历各家,而其人遂压所欲矣。”
大意是衙门需要货物,让皂隶到市场去买,只给一半的价格。一些衙门要求皂隶拿票到市场上购物,票上标明让商户将货物送到衙门。但商户送到衙门后,皂隶常会认为货物不好,一顿板子打出去。商户们计算后认为,如果送货上门,差役要钱,门丁要钱,皂隶要钱,书吏要钱,稍不合意还要挨板子,不如破财免灾,直接给皂隶银子。于是几十户商家,每家给两三钱银子。皂隶拿到银子,就不再要求他们送货上门了。
何良俊说,他曾经将这种情况告知南京的工部尚书潘笠江和大理卿钱景山,说南京大小衙门官员几百人,都这样去做,民不堪负,将会造反。两官员深以为然。一个多月后,他遇到潘笠江,潘笠江问情况是否好转?何良俊说还是老样子。潘笠江说,“已出榜文禁革矣。然此须竖一牌于都察院前,令被害人捧牌告首,官即参奏革职,皂隶问发边卫充军,庶可以少息此风。”
何良俊认为,这样的事情,只是出一张榜文,何益于事?他以自身所见告诉大家,即使是都察院前贴出榜文,明令禁止衙门和买货物,受害商户可以直接去衙门控告,将官员犯者革职,皂隶犯者充军,也没有任何实际作用。那么蒋廷璧上面所说的那些办法,也不过是具文吧?
实际上,那些深受其害的商户们,也绝然不可能因为皂隶们贱价强迫购买货物就去衙门控告。他们宁愿多掏点钱私下给皂隶衙役,也不会公事公办去衙门控告。因为到衙门控告意味着,即便你这次会得到公平的处理,但以后就不要打算在这个地方经营了。“县官不如现管”,不说知县知府以及其他官员,就是一个小小的衙门皂隶,也足以将一个守法经营的商户置于死地。
(梁发芾)
【人间草木】
名称:贺兰山岩黄芪
分布:兰州、陇东、白银、武威
简介:贺兰山岩黄芪,多年生草本。良好牧草,各种家畜皆喜食。花期6-8月,果期8-9月。花色艳丽,耐旱性强,可作为干旱环境优良地被观赏植物。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