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郑玉周鼠:名符其实才是名实之道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1-16 14:09:00
【说古道今】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言之不虚也,亦言之不过也。《尹文子•大道下》有一则寓言故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郑国人把没有经过雕琢的玉叫作璞,周国人则把没有腌制的老鼠叫作璞。一次,周国人怀里揣着没有腌制的老鼠对郑国商人说:“想买璞吗?”郑国商人说:“想买。”周国人拿出他所谓的璞让郑国商人看,原来是没有腌制的老鼠。郑国商人便道歉说不想买了。
尹文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形名论”,关注的是语言指称与内涵之间的关系,其论妙趣横生,也引人思考。同样叫璞,郑人指的是“玉未理者”,周人指的是“鼠未腊者”,在各自的“圈子”里,大家心知肚明,一旦跨界交流,就会产生颠覆性的误会。后人即将这个故事概括为“郑玉周鼠”,比喻有名无实或名实不符。陆游《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必要美化,更没有必要恶搞。《尹文子•大道下》中还有一个故事说:村里有个老人,给大儿子起名叫“盗”,给小儿子起名叫“殴”。一天大儿子出门远行,他父亲在后面追着喊他:“盗!盗!”官吏听到后,就把他大儿子绑了起来。他父亲让小儿子赶快去向官吏解释清楚,但情急之下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喊:“殴!殴!”官吏一听,又把他的小儿子殴打了一顿,差点没被打死。就因为名字太“奇葩”,两个儿子才无缘无故受此不公,尴不尴尬呢?冤不冤枉呢?
名因实而存,实因名而远,名符其实才是名实之道。“网名”是名,自然不能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名头”也是名,是不是“家”,是不是“著名”,得有规范,得有标准,既不能随便授予,也不能任其自封。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得对:“必也,正名乎!”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番茄
分布:我省大部分地区栽培
简介:番茄,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可生食也可熟食,亦可用来加工制作番茄酱、番茄汁和番茄丁等。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还有降低血压、清热解毒之效,可提取作为保健品。茎、叶可作农药。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