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宁越之勤:不耍小聪明,肯下笨功夫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1-27 15:45:18
【说古道今】
古代勤学的故事太多了,宁越算是比较陌生的一个。《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战国时期,周国有一个偏僻的地方叫中牟,宁越就生活在那里。宁越苦于耕地种庄稼,就对他的朋友说:“怎样才能够免受这种辛苦呢?”他的朋友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学习了。学习三十年,就能有所成就了。”宁越说:“请让我学习十五年吧。别人要休息的时候,我不敢休息;别人要睡觉的时候,我不敢睡觉。”十五年之后,周威公就拜他为师了。
《吕氏春秋》没有说宁越学什么,也没有说他怎么学,只是说他在不停地学。这可能是一个暗示:无论学什么,无论怎么学,只要不停地学都可以成功。方法重要,技巧重要,如果不够勤奋,也是枉然。后世遂以“宁越之勤”而为勤奋好学的典故。
三国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韦曜所作《博弈论》中说:“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故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若宁越之勤,董生之笃,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董生,即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称他为治《春秋》“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提起勤奋,人们总以为是说给“笨人”听的,所以有“勤能补拙”之说,也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之谓。其实,再聪明的人,如果“一曝十寒”,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是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也。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无论是养家糊口还是造福一方,都不能耍小聪明,都得下笨功夫。为业“勤则精,嬉则荒”,为政“勤则成,怠则废”。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北柴胡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定西、陇东
简介:北柴胡,多年生草本。花期9月,果期10月。根及根茎入药,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等症。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