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祁奚之荐: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最能看清一个人是否心底坦荡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7-08 09:12:22
【说古道今】
春秋时晋国大臣祁奚,字黄羊,在位约六十年,为晋国四朝元老,忠心耿耿,公正无私,深受人们爱戴。《左传·襄公三年》载:“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这个故事是说,祁奚请求退休,晋悼公问谁可以接任他,祁奚首先推荐了解狐。解狐,可是祁奚的杀父仇人啊!正要任用解狐时,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征求他的意见,他才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后来,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了,晋悼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又推荐了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晋悼公便任用祁奚的儿子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为祁午的副手。
左丘明认为,祁奚才是真正能举荐贤能的人:“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意思是,祁奚推举他的仇人,不是为了谄媚;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自己的下属,不是为了结党营私。《吕氏春秋》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后世即以“祁奚之荐”为典,形容举荐人才心胸开阔,公正无私。唐人姚元崇《答张九龄书》:“历官三朝,年逾一纪,凡所称荐,罕避嫌疑,实有祁奚之举。”
《史记·晋世家》称:“祁奚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何也?善者,故能举其善也;贤者,故能举其贤也。内举不避亲,容易做到;外举不避仇,做到很难。现实生活中,张三把自己的子女推举给李四,李四把自己的子女推举给张三,这种变相“举其亲”的事倒也不乏其例,但算不算“举贤”就另当别论了。不要说仇人,就是在某一件事上意见不一者,或者对某一个问题看法不同者,不论多贤能,都可能被一些人视为“异己”,时时打压者有之,处处排挤者有之,有多少人愿意举荐他呢?
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最能看清一个人是否心底坦荡,是否秉持公心,是否忠于职守。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河朔荛花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平凉、兰州
简介:河朔尧花,灌木,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茎皮纤维可造纸、做人造棉,茎叶可制土农药。花期6-8月,果期9月。花期较长,可作观赏。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