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典故丨闭门思过:百姓犯了错,有多少干部反省过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09-30 09:01:19
【说古道今】
西汉昭帝时,有一年春天,左冯翊(píng yì)韩延寿到郡县巡视,刚到高陵县境内,就有兄弟俩因为田地之争向他告状,这让特别重视礼义教化的他始料未及,《汉书·韩延寿传》载:“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这段大意是,兄弟争讼这件事让韩延寿非常难过,他说:“我有幸在这个职位上,应该成为一郡的表率,却不能显扬教化,以致百姓中兄弟争讼,既伤风化,又使地方优秀长官和啬夫、三老等基层官员,以及孝悌百姓受辱,责任全都在我冯翊身上,我应该立即辞职。”当天,他就称病不理政事,并回到旅馆卧床不起,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韩延寿“闭阁思过”的举动,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是令丞、啬夫、三老等各级官员深感自己的失职;二是告状两兄弟的族人纷纷责备兄弟俩伤风败俗;三是兄弟俩更是深为懊悔,两人剃了光头、光着上身向韩延寿承认错误,愿意把田地互相转移一下,并表示到死也不会再次发生争执。事已至此,韩延寿也起来重新履职了。
兄弟争讼,首先是兄弟俩不对。兄弟争讼这种事,首先应该在基层得到解决。但韩延寿没有责备兄弟俩,也没有责备基层官员,而是主动认错,主动担责,自我处分,自我反省。后世即以“闭门思过”为典,指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明人袁了凡《训儿俗说》:“凡遇拂逆,当闭门思过,身躬自责,则闺门之内不威而肃矣。”
没有不犯错的人,也没有犯了错毫无反省的人。问题是,子女犯了错,有多少家长反省过;学生犯了错,有多少老师反省过?或者,百姓犯了错,有多少干部反省过;下级犯了错,有多少上级反省过?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单位,一个地方,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韩延寿为“辖区”兄弟争讼而闭门思过,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紫花地丁
分布:兰州、陇南、天水、甘南、定西、白银、武威、张掖、酒泉、陇东
简介: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花期4-5月,果期6-7月。可作早春观赏花卉,嫩叶可作野菜。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