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太守 | 不扰民,也是为民着想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 日期:2025-10-20 10:02:15
【说古道今】
《后汉书•刘宠传》:刘宠任会稽太守时,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的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他被调入京城任将作大匠时,山阴县五六个七八十岁的老翁,每人拿着百枚钱,自若邪山谷中步行几十里山路,来送别刘宠。刘宠说:“父老们何必这样呢?”他们说:“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他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意思是,我们是山野村老,从来没有到过郡城。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要叫整整一晚上,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狗晚上都不叫了,也见不到官吏扰民。没想到,我们年老了还能遇到这样的太平年月。现在您要离我们而去了,所以特意送上一点我们的心意。
刘宠听了他们的话说:“我的政绩怎么能像您几位说得这样好呢?真是辛苦你们了!”为表示接受他们的美意,他从每个人带来的钱中挑了一枚收下了。民间还流传说,刘宠出了山阴界,就把收下的几枚钱投进江里,江水顿时清澈见底。从此之后,此江便被称为钱清江。刘宠去世后,人们在江边修了一个亭子就叫“一钱亭”,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就叫“一钱太守庙”。“一钱太守”不仅成为刘宠的称号,也成为后世称颂地方官员为民造福、为政清廉的典故。明人高启诗《野老行送陈大尹》:“鸡鸣相送拜道边,愿公受取一大钱。”
“不扰民”也是为民着想。别的太守在任时“狗吠竟夕”,刘宠在任时“狗不夜吠”。犬不宁则人不宁,犬宁则人宁,这很朴素,也很深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白发苍苍的老人走数十里山路送别刘宠,情动于衷,言由于衷。他们是被刘宠感动的,他们也感动了刘宠。
后世官员在升迁或调离时,为表明在当地有政声,有的甚至会授意下属组织众人夹道送行,不但滑稽可笑,更暴露了其贪名逐利之庸俗用心。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喜冬草
分布:陇南、天水
简介:喜冬草,常绿小草本。花期6-7月,果期8-9月。株形美观,可作盆栽观赏或林下地被植物。全草药用,具有消炎利尿、滋补强壮、镇痛等功效。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