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社尒:智勇双全 爱民轻财
来源: | 日期:2023-07-27 09:07:13
阿史那社尒(ěr),定襄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突厥王族,历任唐朝左骁卫大将军、交河道行军总管、鸿胪寺卿等职。
唐初,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汇聚了一批突厥名将,这些人原本或为突厥可汗,或为突厥高官,但都甘于受“天可汗”李世民领导,为大唐统一和边境安宁出生入死。阿史那社尒即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阿史那社尒不仅智勇双全,而且轻财重义。他担任部落首领十年,从不征收赋税。有人劝他,可以收取属民贡赋,让自己的生活富足一些。但阿史那社尒却说:“部落富足了,我便富足了。”因此,他深受民众爱戴。
公元635年,阿史那社尒率部众归附大唐,太宗将他们安置在水草丰茂的灵州(今宁夏吴忠)。次年,阿史那社尒入朝觐见,太宗真诚以待,封其为左骁卫大将军。之后,太宗又将妹妹衡阳公主嫁给他,还让他在宫苑内统领屯兵。阿史那社尒未曾想过自己寸功未立却能受到如此厚待,内心十分感念,从此一心一意效忠大唐。
公元640年,太宗决定征伐高昌国,命阿史那社尒担任交河道行军总管,随吏部尚书侯君集出征。取胜后,侯君集贪没了不少高昌的财宝和美女,将士们上行下效,纷纷侵盗战利品。阿史那社尒不愿同流合污,以未曾奉诏为由,秋毫不取。后来接到圣旨,才受领了一些老弱仆从和破旧物品。太宗听闻后,非常赞赏他的清廉谨慎,特赐他宝刀、锦缎,让他统领北门左屯营,封毕国公。
几年后,阿史那社尒随太宗东征高句丽。在驻跸山(今辽宁辽阳境内)一战中,他多次被流矢击中,但毫不退缩,拔出箭矢,继续前进。众将士受其激励,皆以一当十,奋勇拼杀。太宗对阿史那社尒的勇猛大加赞赏,班师回朝后,兼授其鸿胪寺卿。
唐朝建立后,龟兹起初与大唐通好,后来却依附突厥,与大唐为敌。公元647年,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尒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前往平定龟兹。阿史那社尒身经百战,巅峰一战便是灭龟兹。此战中,他不急于直接进攻,而是先攻破西突厥处月、处密二部,再攻下焉耆,彻底断了龟兹的后援。接着,攻陷龟兹都城伊逻卢和重镇拨换。掌控局势后,阿史那社尒劝龟兹其他部众归降,并予以安抚,由此将战争的破坏减至最低,可谓攻止有度,征抚相宜。这一战,让西域各国大为震动,纷纷向唐朝示好。
◼ 阿史那社尒是初唐时期杰出的少数民族将领,他自身廉洁而使治下民众丰足,这是很多中原士人做不到的。